联系我们
工作时间

周一至周五:8:30 - 17:30

周六至周日:9:30 - 17:30

联系方式

社长:冯 祥

首席代表:张成利

副 总 编:张洪亮

顾 问:姚明川

邮 箱:zglysb@126.com

监督电话:4006228388

地址:北京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星光影视园A座211室

纪实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纪实资讯 >

中国最美湖 ,打开全域游“升级模式”

浏览次数:676


美丽视野

花开高原,五月又到了人们开启新一轮说走就走旅行“模式”的时候了。此时,位居中国五大湖泊之首,被誉为“中国最美湖泊”的青海湖,也已经开足了“马力”,打开全域旅游“升级模式”,再一次释放青海王牌景区的魅力。

众所周知,青海湖就如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,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,是国际重要湿地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5A级景区,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和旅游价值不言而喻。

青海湖作为我省王牌景区,如何让大美青海从青海湖出发?

春暖花开,为深入贯彻“四个扎扎实实”重大要求,践行“四个转变”新思路,落实好“全省旅游业三年提升行动方案”,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专题召开2017年工作会议,就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开展的各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。

全力推动青海湖全域旅游发展成为了今年的重点工作,由此也意味着青海湖旅游将进入一个提档升级期, “升级版”的青海湖又将以它全新的阵容,再度成为大美青海的“金名片”。在青海湖未来发展上,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董金明表示,青海湖保护利用管理工作既要肯定取得的成绩,又要直面当前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。经济新常态下,青海湖保护利用工作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、旅游产业发展新要求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相比,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无序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;景区旅游产品单一、发展不均衡;景区内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,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;企业发展基础薄弱,核心竞争力不强。

问题是发展的动力,也是发展的良好契机, “只要努力扫清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障碍,创造一个个发展契机,化被动为主动,赢得抢先之机、谋得后发之势,就一定能把青海湖这张金名片叫得更加响亮、装点得更加靓丽。”董金明说道。

青海湖作为国家5A级景区,如果将以前比喻为4.0时代,那么经过提档升级后便进入了5.0时代,但青海湖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“蓝图”又将是如何呢?

推动青海湖全域旅游发展,一定是要在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下,坚持科学规划引领,在积极促进青海湖保护利用工作科学发展、全面提升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前提下,把握工作重点,通过在基础服务配套、打造旅游产品、提升旅游管理服务质量等5个方面下力气做“文章”,从而推动青海湖南北区均衡发展,促进青海湖全域旅游发展进程。

通过改善基础服务配套条件,积极推动青海湖全域旅游发展。加强青海湖自助游交通、公共交通、空中通道、水上航线的建设,形成“环状+放射线+自由网络”的路网结构,从而不断完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体系,提升环湖快旅慢游模式;积极适应“互联网+ ”发展要求,将青海湖建成“以游客服务为核心的智慧旅游景区”,实现便利服务、精准营销、精细管理;通过合理布局垃圾处理场、污水处理厂、垃圾中转站和垃圾筒等设施,加强青海湖景区环卫设施建设,基本实现景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。

同时还将依托特色旅游小镇、四个核心景点(二郎剑、鸟岛、沙岛、仙女湾)和环湖乡镇,修建集散停车场、布设加油站、改建扩建景区景点和城镇市政道路、给排水、电力、供暖、照明等设施。

通过打造竞争力推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,积极推动青海湖全域旅游发展。综合运用青海湖景区冰雪、生态、民俗等资源,结合户外休闲运动,挖掘冬季旅游项目;以“生态观光、文化体验和乡村旅游”等三大核心产品,以“康养、营地、研学、摄影、运动”五大重点产品共同构建青海湖旅游产品体系,巩固提升做足夏秋季旅游文章;依托青海湖丰富的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,推出青海湖生态之旅;围绕昆仑文化、唐蕃古道文化等,开发“旅游+文化”产品,推出文化探源之旅。

与此同时,还将通过完善相关配套设施、继续打造节庆文化品牌、提升特色餐饮住宿接待能力,丰富民俗风情体验内容等举措,在旅游产品提升、发展好乡村旅游的同时,还要大力发展环湖自驾车、房车、自行车、露营、徒步游等新型旅游,通过不断增强旅游管理服务质量,积极推进青海湖全域旅游发展。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,深入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,努力提升服务水平;更加严格市场监管,依法坚决打击破坏旅游秩序和发展环境的不法行为,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。要加强对旅游资本运作人才、旅游市场营销人才、旅游产品开发人才、导游服务人才的培养,全面提升队伍素质。

通过推进青海湖品牌营销推介,不断塑造和提升青海湖的良好形象,从而积极推动青海湖全域旅游发展。在积极创新营销模式,借助在线旅游搜索、微博、微信等新媒体,开展多形式、专业化的网络营销,让更多游客认知青海湖、走进青海湖的同时,还要继续筹办一系列大型主题节庆活动,提高媒体及民众的关注度,提升青海湖影响力。

通过在用好各项扶持政策,发挥好财政撬动作用的同时,积极策划项目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从而不断扩大融资渠道,积极推进青海湖全域旅游发展。

从今年开始,青海湖迎来了发展的“春天”,正在向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道路上铿锵迈进。如果“青青的山,蓝蓝的海,高天上流云映花开”是我们印象中对青海湖的美好印象,那么提档升级后的青海湖“美容”一定更让我们流连忘返。

食色街头:最美湖边酸奶飘香

每年七八月,当南方的油菜花早已扬花结籽收货入仓,甚至已成为清亮的菜籽油时,在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上,金色的油菜花紧围着青海湖大半圈湖岸,花海绵延数百公里,场面甚是壮观。恰在此时,素有青海旅游“金名片”的青海湖也进入了一年一度的“迎客”高峰。

迎着纯净的空气,行进在高原透蓝的天空下,一望无际的金黄显得异常斑斓,当飞旋的车轮碾过109国道时,透过车窗望去,时不时就能看到路边出售牦牛酸奶的牧民商贩,也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帐篷或商店门口的“招牌”上,醒目的“牦牛酸奶”几个大字。这时酷爱吃酸奶的游客安逸已经垂涎欲滴,迫不及待朝着卖酸奶的方向小跑过去, “快给我来一碗。”安逸对商贩说道。

“我最爱吃牧区的牦牛酸奶,上面那一层奶皮甚是诱人,扒开奶皮,软嫩粘稠的酸奶像是豆腐脑一样洁白如脂,芳香扑鼻而来,吃时,加上一勺白糖,入口酸中带甜,清凉爽口,闻着油菜花香吃着鲜嫩爽口的酸奶,真是很美妙!”安逸说道。

夏秋季节,青海湖畔山清水秀,天高气爽,千里草原就像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色绒毯,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得如锦似缎,远处的牛羊犹如珍珠洒满草原,美景配美食,这时,来上一碗当地牧民用牦牛奶制成的特色酸奶,可谓是上乘佳肴。

据业内专家介绍,因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,主要产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,所以它的产奶量相对较低,一般说来,冬天一头牦牛一天的产奶量不到1斤,用牦牛做成的酸奶,就更显得珍贵。

北京游客徐昊天讲到,他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,来青海的朋友都会上传许多美食图片,其中必定少不了酸奶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来到青海出差,因行程较为匆忙,就在飞机起飞的前三小时,他赶去吃牦牛酸奶,差点误了飞机, “时间真是很赶,但我终于吃到了青海牦牛酸奶了,吃起来牦牛奶的味道回味无穷,保持了最原始最本真的味道,入口清凉微酸,很是爽口,真是不虚一行。”徐昊天称赞道。

朋友们,快来水天一色、碧波万顷的青海湖畔,赏如画的美景吃飘香的酸奶!

行游情报:青海湖“吸睛力”持续递增

从2008年到2016年,景区接待旅游人数由32万人次增加189.9万人次,旅游收入由3913万元增加到2.47亿元。 10年来景区实施80项建设项目,总投资规模达14.8亿元— —

青海湖,蒙古语叫“库库诺尔”,藏语叫“措温布”,都是“青色的海”之意,是镶嵌在青藏高原的一颗璀璨明珠,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,曾被《中国国家地理》评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。

2007年,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成立,它在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设施、旅游资源的整合、旅游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。转眼已近10年,这10年来青海湖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恢复,今天的青海湖景区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,已成为国内外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。

青海国信国际旅行社的导游杜国军根据自己多年带团经验总结道,随着青海湖知名度的不断提高,这里已然成为游客必去的首选之地。不同时节的青海湖呈现出不同的美,近年来青海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,外地的很多游客、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,青海湖已然成为我们推广青海的一张金名片。

数据显示, 2004年至2016年,青海湖面积增大169.67平方千米,相当于增加了25.5个西湖。青海湖水域面积不断增大,有效遏制区域荒漠化进程,调节了局部地区气候,维系了地区生物多样性和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安全。

“湖中有湟鱼,湖面上又飞着斑头雁、渔欧等不少稀有鸟类,这里的生态真是太好了!湖水浩瀚无边又蔚蓝空灵,环湖一圈,就像是走在画中一般,这里真是一个让人美得心醉的地方。”摄影爱好者安青年感慨道。

在青藏高原上,青海湖舒展着它的辽阔与静谧,在这里,海的浩瀚与湖的沉静交织在一起,草原和大海得以对接,给人一种博大之美。辽阔起伏的环湖千里草原,就像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绒毯,蓝天之下,湖水蓝得更加纯粹,天地间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,有一种洗尽铅华之感。

据统计, 10年来青海湖鸟类种类由上世纪末的164种增加到222种,濒危物种普氏原羚由200余只增加到1400余只,湟鱼资源量达到7万余吨,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。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董金明表示,十年来,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先后投入1亿多元资金,实施了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、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项目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、青海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项目、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等生态保护项目,保护设施不断完善,保护机制初步建立。与此同时,还与中科院建立了联合科研基地,深入开展科研合作,科技支撑生态保护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。

“青海湖就像是大自然赐予青藏高原的一面巨大宝镜,面对如此圣湖,仿若忘却身边所有,那一片片深深地蓝,宝石般的闪着柔和的光辉。鸟儿成为青海湖灵动矫健的精灵,翩然飞舞,轻盈无痕,总在最不经意处给人惊喜,总在宁静时带来点睛的飞翔……,近几年随着青海湖观鸟季、沙雕和大地艺术旅游季、祭海文化旅游季等“三大季”和环湖徒步大会、环湖越野跑等活动影响力日益提升,我的许多外地朋友都向我打听很多关于青海湖旅游的资讯,准备来青海旅游”。西宁市民屈墨含说。

青海湖景区接待旅游人数由2008年的32万人次,增加到2016年的189.9万人次,增长了5.93倍;旅游收入由2008年的3913万元,增加到2016年的2.47亿元,增长了6.3倍,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%以上,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。

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哈承科说, 10年来,青海湖景区管理局实施了80项建设项目,总投资规模达14.8亿元,已完成投资11.6亿元,建成了二郎剑风情小镇、房车酒店、游客服务中心、景区门禁系统、航运工程、双体旅游客船、五片区水电路基础设施以及鸬鹚岛木栈道、鸟岛观鸟室、观鸟生态通道、污水厂提标扩容等保护设施,观海酒店、二郎剑公租房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,二郎剑集中供热、生态停车场等项目有序推进,景区旅游接待和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,面貌焕然一新。